徐宏伟:25年打造数字化灌区国家样板丨2023年度三农人物候选人

时间 • 2025-07-30 07:44:29
信息
农人
河套
灌区
宏伟

2023年度三农人物推介活动的主题是“农业强国榜样引领”。在候选人中,涌现出了一批投身乡村振兴的典型人物,在粮食安全、稳产保供、农业科技创新、乡村产业发展、乡村治理有效、农村教育医疗、乡土文化传承、美丽乡村建设等涉农领域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都是谁?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徐宏伟

徐宏伟,1976年3月出生,正高级电子工程师,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灌区信息化技术团队创新带头人。

水利是农业丰产的重要支撑。河套灌区地处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黄河“几字弯”顶部,是亚洲最大一首制自流引水灌区,现引黄灌溉面积1100多万亩,也是全国三个特大型灌区之一。同时,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油生产基地,近年来年均粮食总产量达60亿斤以上。

徐宏伟是位“水三代”,他的姥爷和父母都是河套灌区的水利工作者。受家庭熏陶,1998年大学一毕业,徐宏伟就扎进水利一线。当时,工作人员早晚测量渠道水流量的设备还很传统,完成一次人工计数和记录需要近一个小时,费时费力不说,稍有不慎,数据就会出错。

看到这种状况,徐宏伟就利用自己学习应用电子的优势,工作不久便设计出一套集自动计数与计时、存储与计算于一体的仪表,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此后,通过不断改良,徐宏伟相继收获人生第一个自治区科技进步奖、第一个实用新型专利。

河套灌区利用黄河灌溉发展农业始于秦汉,迄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是我国最古老的超大型千万亩灌区。水利部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经建成耕地灌溉面积10.55亿亩,占全国耕地面积的55%,生产了全国77%的粮食和90%以上的经济作物。2019年9月,河套灌区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然而,河套灌区却面临在引水处没有大型水库、调蓄能力有限、受上游来水变化影响较大等问题。不仅如此,这里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仅有150毫米左右,蒸发量却高达2200多毫米,蒸发量为降水量的14倍多。这就需要在北方多旱少雨地区高效合理利用水资源,为农业生产提供适时灌溉,实现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分配和调度。

2007年,徐宏伟被委任为河套灌区信息化技术负责人,这一干就是16年。他立足当地实际,突破灌区信息化关键技术,攻克了互联互通、精准量测、智慧调度等难题。特别是近年来,徐宏伟带领团队成功创建了引黄灌区,“多泥沙输水干渠调度断面自动化精准测流的新技术、新算法”理论和系列解决方案,极大提高了农业灌溉服务效率。

“心中有目标,只要坚持,哪怕你在角落里,也会有发光的机会。”徐宏伟说,“我用工作的回报,在尽另一种孝心”。

目前,徐宏伟累计获得各类知识产权保护25项,编制地方标准14项,他们的信息化建设与运行管理走在了全国水利行业前列。河套灌区两次被水利部确定为大型灌区信息化试点单位,2022年再次被水利部列为数字孪生灌区先行先试试点。

2020年11月,徐宏伟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并先后获得全国水利系统先进工作者、内蒙古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担当作为好干部”等多项荣誉。

2023年6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套灌区水量信息化监测中心,徐宏伟作为技术负责人全程陪同,总书记对利用信息化提升水资源精细化管理运用,给予了肯定和鼓励。

?推荐单位:水利部

年度三农人物大型公益推介活动自2005年以来,已成功举办十五届,在全社会营造了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2023年度三农人物推介活动由农业农村部办公厅指导、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主办、中国农业银行独家冠名,旨在把乡村振兴伟大征程中涌现出来的三农楷模镌刻在时代的光荣榜上。

本届三农人物仍以“责任、创新、奉献、引领”为推介标准,突出年度性、引领性、影响力、传播力。自10月14日活动启动并正式开通报名通道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各级各部门的积极响应。截至11月30日,活动报名阶段已经正式结束。

最终,结合专家评审和网络热度,将产生2023年度三农人物,让我们共同期待!

三农人物推介结果将在活动官网公示,并于明年1月荣誉盛典现场公布。

进入

2023年度三农人物推介活动

官方网站

了解更多关于三农人物的故事

期待您的点赞、转发

撰稿|张莉海报制作丨贺臣

编辑|康轩山

主编|蒋琳

监审|钟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