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家底知多少,国务院首次报告
经济观察报
2017年全国国有企业(不含金融企业)资产、国有金融企业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以及国有自然资源资产这四大类国有资产家底(2017年)首次被披露。
10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国务院关于2017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和《国务院关于2017年度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的专项报告》。这是《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颁布后,国务院第一次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
由此,2017年全国国有企业(不含金融企业)资产、国有金融企业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以及国有自然资源资产这四大类国有资产家底(2017年)首次被披露。
根据《国务院关于2017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披露数据,在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企业)方面,2017年,中央国有企业资产总额76.2万亿元,负债总额51.9万亿元,国有资本及权益总额16.2万亿元,资产负债率68.1%。2017年,地方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07.3万亿元,负债总额66.6万亿元,国有资本及权益总额34.1万亿元,资产负债率62%。
汇总中央和地方情况,2017年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83.5万亿元,负债总额118.5万亿元,国有资本及权益总额50.3万亿元。全国国有企业境外总资产16.7万亿元。
在金融企业国有资产方面,2017年国有金融企业资产总额241.0万亿元,负债总额217.3万亿元,形成国有资产16.2万亿元。全国金融企业所投境外机构资产规模18.1万亿元。
在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方面,汇总中央和地方情况,2017年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额30.0万亿元,负债总额9.5万亿元,净资产20.5万亿元。其中,行政单位资产总额8.9万亿元,事业单位资产总额21.1万亿元。
在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方面,2017年全国国有土地面积5.05亿公顷,内水和领海面积38万平方公里,天然气剩余技术可采储量5.5万亿立方米。
国务院国资委副研究员周丽莎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说:“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是国务院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行监督职责的重要手段。这对于增加国有资产管理公开透明度、提升国有资产管理公信力,对于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管好人民共同财富、加强人大依法履职等,具有重要意义。”
全家底
周丽莎认为,值得注意的是,国务院此次关于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年度报告,采取了综合报告和专项报告相结合的方式。综合报告全面反映各类国有资产基本情况,专项报告分别反映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企业)、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国有自然资源等国有资产管理情况。
她说:“根据各类国有资产性质和管理目标,来确定各类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重点。”周丽莎分析道,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企业)、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的报告发力点落在了总体资产负债,国有资本投向、布局和风险控制,国有企业改革,国有资产监管,国有资产处置和收益分配,境外投资形成的资产,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等情况。
对于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报告,周丽莎认为需要聚焦资产负债总量,相关管理制度建立和实施,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和效益,推进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等情况上。她表示,国有自然资源报告此次的着力点,放在了自然资源总量,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相关重大制度建设,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等情况上。
周丽莎表示,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审议国务院关于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开展国有资产监督时,重点放在了以下几个层面:贯彻落实党中央有关国有资产重大决策部署和方针政策情况;有关法律实施情况;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审议意见和决议落实情况;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落实党中央有关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改革方案情况;国有资本服务国家战略目标,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撑科技进步、保障国家安全等情况;国有资本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兼并重组、破产清算等国有资产处置以及国有资产收益分配情况;推进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有关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其他与国有资产管理有关的重要情况等。
目标
下一步,四大类国有资产的监管路径,将出现哪些调整?
据悉,根据顶层安排,“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实现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仍是主要思路。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好降杠杆减负债等工作,切实防控债务风险将是一大重点。
下一步,将推进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推进中央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改革,加快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并加快推动国有资本布局优化调整,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同时,还将推动国有企业转型升级,树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进一步增强企业内生动力。并持续推进国有企业瘦身健体,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国有企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对于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顶层思路也已清晰。
首先将夯实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法规制度体系,健全国有金融机构激励约束机制,落实国有金融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并优化国有金融资本战略布局,推动国有金融资本向重要行业、关键领域、重要基础设施和重点金融机构集中。进一步完善国有金融机构授权经营体系,推动国有金融机构履行好服务实体经济和防控金融风险的主体责任。同时完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加强股权董事监事实质化管理,引导国有金融机构降低组织结构复杂程度。
未来,为了优化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配置,更好服务于高效履职和风险防范,将降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成本,推动行政单位更加注重加强标准制定,事业单位更加注重资产配置合理性,确保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不打折扣。
为了优化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配置,还将推进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促进资产管理更好服务于部门预算管理,加快建立健全相关会计核算体系,准确掌握各类资产情况,加强监测预警。
值得注意的是,下一步还将尽快建立完善自然资源资产报告制度,客观反映保护成效和运营效益。其中,将拟订自然资源分类标准,制定全国自然资源调查评价的制度和标准、规范,组织实施全国性基础调查和专项调查,摸清底数。并推动建设统一信息平台和核算监测制度体系,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来源:经济观察报
(编辑:谢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