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教授魏翔:在“以人为本”的城市竞争格局中,成都给出了答案

时间 • 2025-09-09 15:19:54
城市
成都

今天(4月23日)下午,中国美好生活城市(2020-2021)发布盛典系列活动——首届中国美好生活城市论坛在成都启幕。今晚,“中国美好生活城市(2020—2021)——发布之夜”晚会还将重磅发布5轮城市榜单,包括“十大美好生活城市——大美之城”“秀美之城”“向往之城”“心仪之城”和“舒适之城”。

榜单如何决出?此次成都又有哪些亮眼表现?论坛现场,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教授魏翔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

魏翔介绍,在对城市进行调查评估时,一共分为三大类指标,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服务和政府治理指标,往下还有若干个细分指标。各项指标综合,再通过一定的技术方法得出结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教授魏翔

“我认为衡量一个城市好与不好,除了它既有的存量,更重要的是其指标的变化,也就是增量。”他关注到,在2020年这个特殊的年份后,成都有3类指标上涨幅度较快,“老百姓对城市形象的看法”是其中之一。

就在今天上午,魏翔在对成都进行考察后,发现“成都的‘公园城市’建设并非浪得虚名,与其他城市相比,成都的公园城市建设进步很快。”他说。

“医疗支撑满意度”是他提到的又一指标。他说,成都居民对城市医疗支撑满意度如何,直观体现在“城市疫情防控效果”一栏,“很多成都居民都对此给出了满意的评价。”

此外,一些细分指标如公园、绿地、老百姓的收入预期等等,成都的增速也很快。

为何要以人的感受来评价一个城市的幸福度?魏翔认为,成都已经给出了答案。

“以前是‘以物为先’的城市竞争格局,招商引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现在是‘以人为本’,未来的城市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一个细节是,目前成都“已经吸引300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在魏翔看来,除了自身城市实力,也显现了成都在吸引人才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城市和人的影响是相互成就的,城市吸引了人,而人也将为城市发展带来改变”。

红星新闻记者彭祥萍邹悦实习生李佳宁摄影记者吕国应

编辑柴畅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