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二次进入隔离病房:感觉最对不起的是刚上初中的儿子

时间 • 2025-09-14 22:59:10
应急
工作
疫情
病房
越来越

“稍等一下,院长打电话进来了。”这几日,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应急病区负责人毛毅的电话总是处于忙碌之中。病房原本就收治着几十例境外输入病例,而此次新冠肺炎本土病例的出现,让他更加忙碌。

↑毛毅。

并未害怕,而是越来越有信心和底气

毛毅是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应急病区负责人。现在,他同华西医院的医生一起负责病人的收治。这已是他第二次进入应急病区工作,从今年疫情初期,1月16日进入重症病房起,他两次已累计在应急病房工作近4个月。

↑毛毅(左)在隔离病房。

有近20年传染病工作经验的他,经历过2003年的非典、2005年的猪链球菌、2007年的禽流感、2009年的甲流……基本上,每一次大型传染病应急工作他都参与过。

说起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与前几次疫情的不同,毛毅表示,除了2003年的非典以外,其他几次疫情都相对比较局部,不如新冠肺炎疫情规模大、关注度高、战线长。“像今年这么大规模、持续时间这么久的应急工作,在我近20年的工作经验中,也是头一回遇到。”

毛毅说,今年的新冠疫情,他明显感觉国家处置突发公卫事件的能力越来越强,“国家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人民的关注度也非常高,各方面条件更有保障。相比以往偶发的公卫事件,此次处理新冠疫情,让我们觉得经验更丰富,也越来越有信心、越来越有底气。”

对于此次本土病例的情况,他介绍,除入院时有一例重型病例外,其他几例病情都相对比较稳定。不过,这次本土病例以老年人居多,基础疾病较多,他们目前病情相对比较稳定,但感染新冠病毒对他们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医生将提高警惕,严密观察这些病人的病情变化,直至他们安全出院

哽咽:感谢家人给予鼓励与支持

在谈到自己在抗疫中最想感谢的人时,电话那头,毛毅沉默良久,最后哽咽着说:“我非常感谢我的家人,他们给予了我很大的鼓励与支持。”他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刚进隔离病房时,家人肯定是担心的。儿子刚上初中,正是需要父母陪伴的时候,但此时他却没有更多精力去陪伴。

毛毅说,虽然孩子嘴上不说,但他看到在孩子的日记以及作文里,孩子最大的愿望是父亲能在身边多陪陪他,这让他感到很愧疚。

他说,自己由于工作原因,没有过多时间和精力去跟儿子谈心,“我只能告诉他,自己要学会坚强。爸爸既然干了这一行,肯定只有坚持下去。”毛毅说,他也知道儿子以他为骄傲,“他知道我是一个勇敢的战士,现在正在为一个城市的人民而战斗。”

毛毅以及同事们都非常有信心战胜此次疫情。等出了隔离病房,他的愿望是多陪陪孩子,多陪陪家人。

红星新闻记者章玲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彭疆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