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结构性存款突破12万亿创历史新高,原因是……

时间 • 2025-07-10 06:22:47
存款
结构性
银行
收益

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结构性存款余额达12.1万亿,再创历史新高。环比来看,当月结构性存款余额新增4719亿,连续4月呈现增长的态势。

中信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明明表示,相较结构性存款的高收益,近期债券、票据等融资工具利率在下降,这就为企业带来了资金套利机会。票据、债券与结构性存款间价差持续增大,这种套利空间或是推升结构性存款规模增长的助力之一。

也有分析认为,套利在金融学中是一个中性概念,是促进市场均衡,让市场效率得以发挥的一个重要机制。体现在银行层面,近期货币政策是从银行的资产端开始调整,再向负债端传导,实际上就是利率市场化的传导过程

央行最新发布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认为,随着LPR改革深入推进,贷款利率实现和市场利率并轨,市场化水平明显提高。随着贷款市场利率整体下行,银行发放贷款收益降低,为了保持和资产收益相匹配,银行会适当降低其负债端成本,高息揽储的动力也会随之下降,从而引导存款利率下行。

从结构上看,4月单位结构性存款增长占据绝大部分。其中,中小银行单位结构性存款增加幅度较大,较上月增长4897亿,而大型银行单位结构性存款仅增加1120亿亿。

从绝对规模看,中小银行单位结构性存款规模占比是个人结构性存款的两倍多,由此可看出中小银行的企业客户对结构性存款的接受度更高。

一些上市公司也发布购买结构性存款的公告。例如,4月21日中海石油化学(3983.HK)公告,以自有资金10亿元认购结构性存款产品作投资。其中,认购招商银行北京市分行两份各涉2亿元的结构性存款协议,预期产品年化收益率3.45%,为期62天。认购中国银行海南省分行订立两份各涉3亿元的结构性存款协议,预期产品年化收益率3.8%,为期182天。

从结构性存款产品近两年的发行情况来看,在经历了2018年的高增长之后,2019年结构性存款的发行产品数量逐渐下降。其原因在于,2019年10月银保监会发布结构性存款新规以来,假结构性存款的发行情况得到了一定控制。不过今年以来重回上升趋势。

近期,监管部门再次对结构性存款进行整顿。3月中旬,央行向各分支机构及主要金融机构印发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存款利率管理的通知》,指导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加强存款利率自律管理。

其中,包括将结构性存款保底收益率纳入自律管理范围。央行表示,结构性存款收益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保底收益率,也就是银行承诺客户可以获得的最低收益率,其性质与一般性存款利率类似;二是挂钩衍生品产生的收益,取决于衍生品投资情况。但部分银行的结构性存款保底收益率明显高于一般性存款利率,不利于维护存款市场竞争秩序,应予以规范。

明明认为,在当前负债端压力不减的前提下,确有个别银行开始借助结构性存款、同业负债来扩张规模,但这样的扩表方式只是短视行为,不仅与监管初衷相悖,长期来看还会增加风险敞口。

“当下控制银行负债端成本、引导LPR下行、服务实体经济的大方向没有变化,结构性存款规模增长、收益率稍有抬升只是短期现象,长期来看还应当回归主业,树立稳健的经营理念。”明明称。

(作者:杨志锦编辑:曾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