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起我国每年新增市场主体超1000万户,市场监管总局局长详解增长背后
9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激发市场活力规范市场秩序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关情况。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张工介绍,截至今年7月底,我国市场主体总量从2012年5500万户增长到1.46亿户,增长了近1.6倍,年均净增长超过1000万户;其中企业从1300多万户增长到4600万户,个体工商户从4000万户增加到9800万户;市场主体活跃度总体稳定在70%左右。今年上半年,全国新设市场主体1394万户。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张工
为何我国市场主体能够持续快速增长?张工表示,这主要得益于四个方面。
一是得益于中国经济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全社会对国家长期向好发展的大势有信心,持续增强了市场主体的信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世所罕见、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个奇迹”,各类市场主体在繁荣稳定的大环境中预期稳定、充满信心,积极投资创业。
二是得益于党和国家推动经济发展的大政方针,持续激发了各类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党和国家一以贯之坚持改革开放,一以贯之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一以贯之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法治环境和市场环境。
三是得益于我们拥有巨大潜力的超大规模市场,持续孕育着发展商机和市场需求。100万亿经济总量、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超大规模市场,14亿人口、4亿左右中等收入群体的强大内需市场,长期积累的丰厚物质基础、完善的产业体系,为各类市场主体蓬勃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
四是得益于拥有亿万勤劳智慧的劳动者和一大批锐意进取的企业家群体,持续支撑着我国市场发展的内生动力。我国市场主体“顺市而为”的强大开拓创新能力和自适应能力,广大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积极参与创新创业,不断丰富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为各类市场主体的成长壮大提供了不竭动力。尤其是疫情暴发以来,党中央鲜明提出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等“六稳”“六保”政策取向,把保市场主体提升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有力支持了市场主体健康发展。
张工指出,市场监管总局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和市场准入制度改革,先后推动注册资本从实缴改为认缴,从企业年检改为“年报+公示”,从“先照后证”到照后减证,从畅通准入环节到改革涉企准营事项,从多头准入管理向积极推进形成全国统一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改革取向,从企业来回跑、现场办到“一网通办”、推广电子证照,企业开办时间从22.9天压缩到4个工作日以内,逐步实现市场主体准入制度从政府端的管理好用向企业端的办事好用转变。
据介绍,市场监管总局积极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国家针对市场主体采取的减税降费、财政资金直达、货币政策直达和普惠金融政策措施的落实,助力去年减税降费超过2.6万亿元、金融让利1.5万亿元的支持政策精准对接各类市场主体,综合释放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发展的积极效果。
红星新闻记者吴阳北京报道
编辑柴畅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