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夜市便民却乱象突出 被限期取缔未果 官方:将取缔,摊贩可去其他夜市

时间 • 2025-09-10 05:05:08
夜市
取缔
临时
小区
摊位

华灯初上,四川内江城区长四五百米的复兴路上,夜市可谓车水马龙,摊位上的蔬菜、水果及百货种类繁多,前来购物的市民络绎不绝,人挤人,如乡镇赶集一般。这个夜市临时摊区于一年前设立,在摊贩口中,内江城区其它不少临时夜市摊区自然消失了,这里的生意却越来越好,是内江城区“最火”的夜市。因为火爆,当地网友及媒体称其为“网红”夜市。

然而,夜市设立之后,尤其是今年以来,争议不断——有的认为便民,城市还有了烟火气;但有的认为其弊大于利,随之而来的随意占用车行道停车、噪音污染、垃圾和污水遍地等乱象突出,也存在安全隐患,为此投诉不断。

10多天前,当地政府部门一纸通告,决定“限期”取缔该夜市。但期限过了,夜市依然存在,关于它的去或留,在市民中有了更多议论。对此,内江市东兴区综合行政执法局5月26日表示,该夜市摊区是临时的,因乱象突出,取缔是必然的。

↑夜市上购物者络绎不绝

〖夜市渐成“网红”〗

几十个摊位变两三百个

还有居民婆婆卖自家菜

四川内江复兴路上的夜市大约设立于一年前。

去年5月底,在疫情防控期间为助力经济复苏,兼顾促进“夜间经济”,内江当地政府部门在全市新设了临时摊区46个,其中之一便是复兴路上的临时夜市摊区。内江市东兴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当时,这条街的夜市允许的业态只有水果和百货。

家住复兴路旁邦泰国际公馆小区的市民王女士印象中,当时,摊贩相对较少,摆放的区域集中在靠小区东区一侧的人行道上,“从摆人行道一侧,到人行道上摆两排摊位,规模越来越大。”王女士说,到后来,摊贩越来越多,临时摊区延伸到了小区西区外的人行道,再到很多人开着三轮车、面包车甚至轿车来夜市摆摊,还占用车行道。

逐渐地,夜市上卖的东西,除了水果和百货,甚至卖菜、卖肉、卖鱼的摊贩也来了。

“因为(邦泰国际公馆)小区有人觉得比较吵,我们大部分又搬到小区对侧的人行道上。”5月25日晚,红星新闻记者在现场采访时,有摊贩称,从最初的几十个摊位,到如今,夜市上的摊位至少有两三百个。由此,这也成了内江城区“最火”、生意最好的夜市。“其它夜市的人看到这里生意好,好多也跑到这来了。”

↑夜市上摊位五花八门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水果商贩称,他原本在老城区的两三个临时夜市摊区卖水果,但他很快发现,那里的生意始终做不起来。“听他们说这边人多,东西也好卖,我就过来了。”该商贩说,慢慢地,同一批设立的不少临时夜市摊区自然消失了,而复兴路上的夜市生意却越来越好。

“家里面种的,去菜市场要给摊位费。这里不出摊位费,拿来卖了,挣点零花钱也好。”刘婆婆家住城郊,离夜市有三四公里,今年以来,她经常将家里种的蔬菜和鸡鸭生的蛋等拿到夜市上来卖。据她观察,夜市上摆摊的,只有少部分周边的农民,大部分都是商贩。

东兴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相关负责人坦言,这条街的夜市是内江城区最闹热、生意最好的。红星新闻记者检索发现,在抖音等平台网友的评论及当地媒体的报道中,复兴路的夜市也被称为“网红”夜市。

↑摊位还占用了车行道、斑马线以及安全岛网友供图

〖是去是留引争议〗

虽然便民但占道、影响环境卫生等

官方一纸通告“限期”取缔

5月25日晚,红星新闻记者在复兴路夜市上走访发现,长四五百米的复兴路上,两侧人行道上均有摊位,夜市可谓车水马龙,摊位上的蔬菜、水果及百货种类繁多,前来购物的市民络绎不绝,人挤人,如乡镇赶集一般。

“菜比农贸市场上(每斤)便宜一两块,还新鲜。”周边一小区的住户邓先生说,夜市开起后,他经常来夜市买菜,觉得很方便。在他看来,这个夜市之所以火爆,除了东西卖得便宜,与周边有多个大型小区,住户多不无关系。“农贸市场有摊位费,菜自然就卖得贵一些。我们下班后吃了饭出来转转,顺便就把菜买了,也很方便。”

经常在夜市上购物的不少市民都赞成邓先生的说法,认为夜市也让城市有了更多烟火气。

然而,持另一种态度的市民也不少,尤其是复兴路旁邦泰国际公馆小区的一些住户对此持不同看法。“夜市上的东西也有一些秤不够,明相因(四川话,意为便宜)暗贵的。还有一些品质并不好,甚至低劣的。”在这些住户看来,夜市的存在也带来了诸多乱象,如摆摊和购物的车辆随意占用车行道停车,摆摊后,有的摊贩留下不少垃圾甚至污水,有的摊贩拿着喇叭叫卖带来噪音污染等。“交通存在隐患,环境卫生也不好,还影响小区的生活品质甚至城市形象。”

↑夜市停放的车辆占了半幅车道,购物者在车行道上随意穿梭

红星新闻记者在现场发现,在并未施划停车位,单向本是两车道或三车道的车行道上,约半幅路面都停放了车辆,有的商贩甚至直接将车停在车行道及斑马线、安全岛上,卖着水果、蔬菜、百货等。而有的购物者则在另外半幅路面上甚至中间的绿化带上行走,过往车辆只能小心行驶。

为此,夜市是去是留,这一争议在夜市设立之后,便一直存在。“尤其是今年以来,这些乱象越来越严重。”东兴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此,相关部门接到各个渠道的投诉上百件,投诉者都强烈要求取缔这一临时夜市摊区。

5月13日,一纸通告贴在了夜市的路灯杆和路旁挡板上。红星新闻记者发现,这份由东兴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当天张贴的《关于取缔邦泰国际公馆临时夜市摊区的通告》中表示,随着疫情的有效控制,复工复产工作顺利推进,该夜市摊区在环境、卫生、交通等方面的负面影响日益凸显,市民反复投诉,已严重影响市容市貌和市民正常生活。为此,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上级批复,决定取缔,自5月17日起禁止在该区域占道经营。东兴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相关负责人证实,通告属实。

↑5月13日张贴的夜市取缔通告

然而,5月17日的“期限”已过,夜市却依然存在。“那几天(5月17日前后),城管、公安那些都来了,有一两天晚上没什么人摆,但后面又摆起了。”邦泰国际公馆小区多名住户及夜市上的多名摊贩称,这是因为,有不少市民认为夜市便民,希望能保留下来。

〖后续〗

官方回应:

临时夜市摊区乱象突出,取缔是必然

红星新闻记者在夜市及周边小区采访发现,这次“限期”取缔暂未成后,商贩及周边小区的市民对于夜市的去或留,有了更多议论。有坚持认为本就是临时摊区的夜市应坚决取缔,还有的则认为夜市如保留则必须规范,消除交通隐患,避免给周边住户带来噪音污染等。

“阻碍交通,行人过斑马线都很不安全,还噪音扰民。”5月26日,东兴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疫情防控期间设立临时夜市摊区,是为了让更多人就业。但如今,他们却发现,市场上的大多数商贩都是原本在商铺做生意的,还有退了在农贸市场的摊位,来到夜市上摆摊,甚至有开着宝马车来夜市上卖东西的。为此,在复工复产正常化后,为了保证清爽干净的市容市貌,保证大家的安全,城管部门决定取缔该临时夜市摊区。

该负责人也透露,但在5月17日至19日,东兴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联合公安、市场监管、商务等部门联合执法时,第一天晚上约8点前都没有摊贩再来。但此后,有摊贩前来,也有周边的数百市民围观,有的希望夜市能够保留。“在之前,我们也就取缔夜市做了大量宣传。”该负责人介绍,鉴于这种情况,取缔夜市暂时未果。

↑夜市停放的车辆占了半幅车道,购物者在车行道上随意穿梭

“夜市到底是保留规范,还是坚决取缔,目前,我们也在等上级的通知。”该负责人说,目前,他们正在继续加大宣传,尽可能争取更多人支持。

5月26日下午,东兴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复兴路这一夜市乱象多,投诉也很多,有的希望取缔,有的希望保留。但总体上看,社会效果很差,所以取缔是肯定的,现在正在等待时机。“临时摊区,不可能长期存在,取缔是必然的。”

他们也表示,在“堵”的同时,也有“疏”的措施。据他们介绍,取缔后,商贩们也可以去其它长期存在并挂牌的夜市摊区。此外,周边一农贸市场也承诺可以免费提供部分场地,免费提供水电,给夜市的经营者。

红星新闻记者姚永忠

编辑于曼歌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