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说话,是一个人难得的修养|阡陌的述说

时间 • 2025-07-27 18:20:52
说话
情绪
好好

和一个不会说话的人聊天,是种怎样的体验?

有人回答:根本不知道自己说话的意义在哪,聊得很累,最终不欢而散。

说话作为一门必修课,很多时候,能看出一个人的修养。

为什么有的人很难好好说话?

?好好说话需要调用理性脑的力量

我们大脑里有三重大脑:本能脑、情绪脑和理性脑。

面对矛盾时,情绪脑告诉你,要感到愤怒,或者感到悲伤,引起同情。

而理性脑则告诉你,得好好说话,寻求矛盾的解决方案。

但大脑的特性决定了,情绪脑没这么好说话。

1)我们的大脑里大约有860亿个神经元细胞,而本能脑和情绪脑拥有近八成,所以它们对大脑的掌控力更强。

2)情绪脑的运行速度极快,至少可达11000000次/秒,而理智脑的最快运行速度仅为40次/秒,相比起来简直弱极了,并且理智脑运行时非常耗能。

理性脑力量小,运转速度慢;情绪脑力量大,运转速度快。

因此,好好说话的难点在于它调用的是理性脑的力量。

?挫折容易引发攻击

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在提到过一个“挫折-攻击”理论。

即当我们预期得到满意的结果,却在行动过程中遇到阻碍时,挫折便会产生,而挫折总会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

不能好好说话,往往就来自期望和现实之间的落差。

这就是“踢猫效应”的由来。

?情绪化表达容易上瘾

为什么我们总是不能跟家人,特别是父母好好说话?

刚开始,我们也许会对亲人发怒感到罪恶感,但次数多了,我们慢慢便会习以为常。

情绪表达是本能,好好说话是反本能。

因此,好好说话,体现着一个人的自控能力和修养。

好好说话

从提升情绪反应的阈值开始

情绪化表达是难以克制的本能。

那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情绪反应的阈值,让情绪没那么容易发生。

亲人、朋友之间的吵架,也大多都是些琐事,没有必要花大量精力去争个对错输赢。

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是好好说话的第一步。

好好说话

需要停止指责

亲人之间沟通,少一些相互责怪,多一些理解和换位思考。

能说“对的”,就别说“你说呢”;能说“我不知道”,就别说“我怎么知道”;能说“没关系”,就别说“那你还想怎样”.......

文末点亮“在看”,从现在开始,换一种说话方式,温柔地表达爱。与大家共勉!

欢迎向《阡陌的述说》栏目写信

如果您遇到什么困惑

或者有什么想说的话

请给我们留言

阡陌的述说希望给您带去力量

成为您前行路上温暖的朋友

阡陌的述说在农视网等你

点击图片可进入

“喜马拉雅FM”-“阡陌的述说”栏目

来源|人民论坛网、LinkedIn、十点读书、洞见

图片|图虫创意

视频摄像|秦鹏

视频剪辑|应仁杰

主播|辛嘉宝

编辑|杨笛

责编|康轩山

主编|张玮

监审|钟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