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再投500亿!全国政协委员刘永好表态振兴乡村
全国“两会”将于3月4日正式开启。3月3日,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在媒体沟通会上公布,2021年新希望要为乡村振兴做“五五工程”,原绿领公益基金会升级为“永好乡村振兴公益基金会”,主要做乡村振兴公益事业。刘永好还提出,5年新增500亿的投资,振兴乡村产业。会上,刘永好还就绿领计划、乡村科技振兴等问题作出回应。
▲刘永好
500亿投在哪儿?
重点布局生猪养殖、肉蛋奶企业等
据介绍,“五五工程”旨在用五年时间打造五个跟乡村振兴有关的工程。除投资外,刘永好还提出要五年新增五万个就业岗位,从而带动大学生、农民等农业从业者就业;再培育5万个绿领新农,服务5万涉农主体,帮助5万个农户,以及中小微企业的成长。此外准备五年建设五个乡村示范基地,打造数字化乡村振兴的样板。
其中500亿元重点布局以生猪养殖、肉制品深加工为主的肉蛋奶产业,推动乡村生产、生活、生态治理的数字乡村发展,以及冷链物流、生态环保、乡村旅游等产业,带动当地农户及中小微企业发展。
刘永好指出,五五工程中,有关猪的育种方面要投入30亿,“我希望不单单我们新希望自己投,还希望更多的龙头企业都参与到育种研发的投入当中来,还希望国家给予支持。另一方面也希望积极和国际先进水平的代表合作。”
2018年,刘永好曾在两会期间提出“用5年的时间公益培训10万新型农人”时至2020年,这项培训计划已经实施完成了6.1万新型职业培训。
“五五工程”中也包含乡村绿领培训工程,在接下来三年,新希望还要培训5万人,和绿领产业相结合。
新希望给同济大学捐赠一个亿
建立脑科研研究中心
刘永好认为,乡村科技振兴是乡村振兴里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个科技包含哪些?刘永好说出了自己的理解:种业科技、生物工程、环境保护的科技、设备制造相关、食品研发。
谈到育种卡脖子问题,刘永好指出:“应该有自己的育种体系,要像重视芯片一样重视育种。”同时,他提出要攻关的是在本土实现对优秀原种的选育,而这需要有足够多的样本基数才有选育的基础和空间。对此,刘永好放言,新希望要在未来三年左右的时间养6000万头猪。
此外,数字化的技术和人工智能在中国有优势,刘永好表示新希望已专门成立公司去攻关,把大数据、人工智能和5G技术、育种技术结合起来。“我相信在五年左右的时间内,国内自主育种能力逐步达到国际的水准是有可能的。”
去年,马斯克利用脑机接口,将芯片植入猪大脑,提高了猪的产量。刘永好表示脑机对接是个大课题,国内在这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刘永好指出,不久前新希望集团捐赠一个亿给同济大学,建立脑科研研究中心,主要进行人脑的研究。
红星新闻记者王田北京报道
编辑官莉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