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颗退烧药“在路上” 城乡互助帮农村老人“退烧”

时间 • 2025-09-15 15:54:40
农村
药物
乡村
药品

↑小齐老家所在的山区

红星新闻记者丨周炜皓

责编丨任志江编辑丨杨程

为农村老年人募集,在路上停滞8天的2000颗退烧药,终于有动静了。

“农村退烧”项目发起人、艺术家李聪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物流信息显示,这2000爱心人士捐献的布洛芬在2022年12月19日就已经运抵西安嘉民中转场,这些药品会送往陕西榆林小壕兔乡,该乡全域有近2000名老人。根据他们所掌握的情况看,这批退烧药存在一定缺口。

↑停滞8天的2000颗布洛芬物流信息

榆林小壕兔乡,是“农村退烧”项目的首批项目点。在这个项目点之后,志愿者们还联系上了广东、广西、河南、江西等省份的部分农村,采取城乡互助的模式,为这些地区募集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烧类药物。

截至发稿前,“农村退烧”第二批次覆盖的12个乡村已经完成药物募集工作。另外,据志愿者们透露,部分乡村所在地区、县政府有关单位也正在采取行动,积极解决农村老人的用药问题。

与农村和城市之间的“时间差”竞速

李聪出生在湖北省的乡村地区,近年来一直在关注乡村地区的情况,多次发起或参与相关的公益项目。近期,他意识到乡村地区的医疗资源,很可能会存在药物储备的缺口——各地政府、药企生产、运输和发放药物需要时间,“我们就希望在这个时间差里面,尽量对接这些有需求的村子,隔一周或者两周之后,药物充足就会比现在好得多了。”

好在,新冠疫情的传播也存在“时间差”。参与了第二批药品募集,目前在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长流村担任驻村社工的刘先生表示,虽然接近年关,不少学校也提前放假了,但村庄里的人口流动还没有迎来峰值,目前他所在的村内只有零星几位老人感染,还未出现大规模传染的情况,这也是他和附近几个村子的同事们急着把药品落实的原因,“看看能不能做一些提前的准备,因为等到大规模传染就已经晚了。”

包括长流村在内,从化区有6个乡村参与了本次药品募集行动。根据社工们走访统计,6个村子共有900余名年过60的老人,这些老人家中感冒药、退烧药的储备情况普遍不容乐观。虽然有企业方面表示可以捐赠药物,但短时间内难以落实,在朋友圈看到“农村退烧”项目后,社工们决定向项目组递交求助信息。

↑从化区6个村庄药品募集清单

2022年12月23日,第二批次的求助信息对外发布,很快收到大量捐赠者响应,并在两天时间内完成线上药品募集、药物及物流信息登记等工作。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二批次募集行动中,志愿者创建了6个用于统计信息的聊天群,其中广东群最先突破百人,也较早完成药品募集工作,面向广西、安徽和河南等省份的聊天群参与人数、募集药品速度相对较慢,而截至第二批次全部药品募集工作结束,面向陕西、江西省的聊天群人数仅有66人、72人。

另一方面,这些得到响应更慢的区域,药物需求更强烈。“农村退烧”项目用于接收求助信息的微博号,截至2022年12月28日,他们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200余条求助信息,可以明显看出河南、安徽等地区求助信息较其他省区多,“像广州这样的城市,有很多年轻人马上就会参与进来,但更靠内陆的一些地区不见得有这样的基础,可能需要一个过程,比较慢。”

据李聪透露,目前“农村退烧”项目已经和几家头部互联网企业、药企达成合作,计划向更多缺少退烧药的乡村地区提供支持。至于具体会覆盖哪些地区,还需要根据收集到的各地求助信息等进行评估。

政府、社会、企业接力为农村老人“退烧”

评估适合的项目地点,不仅要考虑当地老人的数量和药品缺口,还需要考虑当地是否有能够监督药品分发工作、指导老人正确用药的相关能力。

比如刘先生所在的长流村,除了驻村社工外,基层干部和村医也都是这场“农村退烧”行动中的一环:社工和基层干部负责收集统计老人的情况,接收和登记药品,而如何发放、使用,需要由村医根据不同老人的基础病情况、病程等信息做出判断及指导。

李聪坦言,对于一些缺乏这些能力的村庄,他们爱莫能助,“如果没有村医的话,我们现在可能就执行不了,确实有风险。”之前有一个只有十几名老人的乡村发来求助申请,志愿者们尝试过找医生做线上用药指导,但不熟悉智能手机的老人们普遍出现了抵触和不满情绪,让志愿者们的工作推进缓慢,“所以我们现在都需要村医协助发药,不敢直接发给某个人。”

按照“农村退烧”项目的要求,村民们如果要用药,需要主动联系村医或村干部,登记基础病等情况,并由村医进行问诊,对药物的发放进行严格记录以方便溯源。至于是否会出现爱心药品被村民骗取、囤积、倒卖的现象,李聪并不担心,他认为药物发放的把关环节有村干部、志愿者和村医参与,在源头上就较为严谨,另外乡村是个重视关系的“熟人社会”,本身具备特殊的约束力。

城乡之间社会氛围、发展程度等方面客观存在的差异性,也导致一些在城镇地区生效的救助方式,在乡村失灵。譬如腾讯出行推出的药物互助小程序,在乡村就很难发挥其价值。闲置、储备药物能够通过小程序流转的前提,是民众有富余的药物储备,且普遍懂得如何使用这些网络工具,上述两点在年轻人较少、药物储备意识和能力都相对较弱的乡村地区缺乏基础。另外,部分乡村地区的交通距离和物流条件,也使城乡民众个体之间的互助相对困难。

参与“农村退烧”行动的陕西汉中锅厂平村大学生小齐提供了一张截图,在药物互助小程序里,距离他们村最近的互助信息在近5公里外的镇子中。而锅厂平村处于山沟之中,直线距离5公里,并不是一段容易跨越的距离。

↑小齐截取的小程序图片

农村基层干部、社会组织之外,企业和政府部门也在积极采取行动。就在日前,一家药企和爱心人士共同向“农村退烧”项目捐赠了2000盒感冒灵,向有需要的乡村地区发放,京东健康、微博、微信等互联网平台,也都对该项目提供了帮助。

政府层面,山西省、广东省等纷纷开展向民众提供免费药物的相关工作。广州市从化区民政局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他们已经对辖区内低保、困难群众展开摸排,以充分掌握群众的用药需求,做好应对。

看到各地政府发放药品的新闻,李聪松了口气,“我们能力太有限了,真的只能做一部分”。

—END—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