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疾控答红星新闻:适时将新业态劳动者工作相关疾病预防要求,纳入用人单位法定职责
6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强职业健康监测保护劳动者健康有关情况。会上,中国疾控中心职业卫生所副所长张美辨回答了红星新闻记者关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职业健康的相关问题。
↑中国疾控中心职业卫生所副所长张美辨
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健康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王建冬在会上提到,去年首次组织开展重点人群职业健康素养监测结果显示,快递与外卖配送业、环境卫生业等四个行业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水平为36.1%~51.7%,低于全国水平。随着互联网经济发展,快递与外卖配送人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日益增多,如何保护这部分人群的职业健康呢?
对此,张美辨表示,社会各界要全力保护好这部分人群职业健康的基本权益。网约车、即时配送、外卖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工作有负荷大、时效性强的特点,从健康保护角度来看,发生职业伤害的风险比较高,比如交通安全;从传统的职业病发生来看,总体风险比较低,但工作特点也注定了他们会长时间体力劳动以及连续紧张工作,这使得这部分职业人群发生工作相关的肌肉骨骼疾病和精神疾患风险大大增加。
张美辨提到,针对这部分人群在积极做好传统的职业病防治的同时,也要加强其工作相关疾病的预防工作。重点要做好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制作通俗易懂的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病和心理疾患的预防性指南,并进行广泛科普宣传,提升这部分劳动者的健康意识。二是鼓励用人单位落实相关社会责任,大力开展健康企业创建,为这部分劳动者提供简便易操作的搬运工具,还要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劳动的体力负荷,舒缓工作压力,减少工作相关疾病发生。三是积极推进《职业病防治法》修订工作,我国适时会将工作相关疾病的预防要求纳入到用人单位的法定职责中,从而切实保护新业态的劳动者的健康。
红星新闻记者胡伊文吴阳北京报道
编辑张莉责编官莉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