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德咨询宋延庆:定位“基础产业”更有利于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
享受了多年土地红利、金融红利、市场红利的房地产业,如今正迎来新的发展阶段。房企融资“三道红线”、涉房贷款“五档管理”、土地供应“两集中”制度等长效机制的推出,令从业者不得不转变原有的思路,从而适应新的监管要求。同时,监管部门也提出“良性循环”、探索新发展模式等概念,引导各市场主体做出调整。
在此过程中,房地产业的定位如何重构?市场空间是否仍然存在?传统房企要做出哪些调整?是从业者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近期,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了兰德咨询机构总裁宋延庆。宋延庆认为,
宋延庆旗下的兰德咨询专注于房地产企业的战略和产品咨询。从业20多年来,宋延庆长于用逻辑+常识+数据组合式研判,对政策、市场和产品有着独到的见解。
宋延庆认为,虽然变革时代有着诸多不确定性,但房地产业的市场空间仍然存在。随着各项红利的终结,房地产业不应再过度追求规模,谋求利润、提高效率、回归产品和服务、构建生态,才是真正的穿越周期之道。
“良性循环”的五个内涵
如果被定位为基础产业,不仅“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地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这个民生诉求可以顺理成章,而且还能促进城市美丽,促进城乡消费,促进其它产业发展,从而使房地产开发商成为真正的城乡建设与美好生活服务商。
在明确了房地产业的基本定位后,实现“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目标的路径就更加清晰。我个人认为,健康发展在字义上本就包括良性循环。
要理顺房地产与金融的关系。
良性循环还包括房地产业与关联行业的联动关系,包括但不限于建材、家居、工程等等。在这个链条中,因为房地产是“龙头大哥”,只要遵循契约精神,实现良性循环并不难。
还有终端的购房者和使用者。消费者对住房的需求正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升级,呈现出多样化、丰富性的特征。在供应体系上,应对客户提供多品类、多渠道、多价位的产品,从而满足不同层次的住房需求。同时通过供应体系的完善,维持价格的稳定。
最后还有存量盘活的问题,包括农村大量闲置的宅基地(集体用地),每个城镇都有的大量荒废的破旧厂区(工业用地)、被电商冲击的濒临倒闭的大量商业(商业用地),都要全要素地流转起来。如果能流转起来,存量土地和房屋的利用效率一定会大大提高,房地产供给侧的问题也会大大缓解。
房地产赚钱的逻辑变了
判断未来的市场空间,需要回答这几个问题。GDP中高速增长的趋势有改变吗?没有。人们追求美好生活和改善住房的愿望有改变吗?没有。监管层谋稳定、求发展、保民生的决心有改变吗?更没有。这些都没有,市场就不会有什么问题。有问题的,只是一些企业及一些人的心态和视角。
这个时代确实充满了不确定性,但仍然有很多东西是确定的。除了上面这几点,
第一,冲规模让位于保利润。
所以,房企要从速度规模型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而且要越快越好。简单来说,就是多想想怎么赚钱。未来,即使市场回暖了,因为各家都要跑量换现金流,市场竞争必定会非常激烈,甚至惨烈。所以,如何保利润和提高利润是转变增长方式后的第一要务。
第二,高杠杆行不通了,但高周转还是必须要坚持的。关于高杠杆,必须要说明的是,房地产开发的特点决定了企业必然有加杠杆的基础和动机。“三道红线”政策后,支持高杠杆的基础其实已经不存在了。当然,适度杠杆仍是必须的,也是必然存在的。
关于高周转,可以公开而自信地说,高周转也不是指计划节点的快节奏,而主要指现金流的高周转,高周转约等同于高效率。毫无疑问,高效率、现金流高周转是无论何时都必须坚持的。
第三,向价值链要效益重于向管理要效益。
该如何转变呢?我们建议转向价值链重构。从原先的事事外包,转向环环省钱和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试想,成立自己的客研、产研部门,再组建或收购一家设计公司,而不再是将每个项目几百万、上千万元的设计费给设计公司,产品力基础是不是更牢固?成本是不是能省下很多?再试想,精装、景观,甚至照明、智能化,如果能做到自己设计、自己招采、自己施工,是不是更出效果、更省钱?
顺着这一思路,如果价值链各个环节都能自己做了,不仅能节省大量薪资支出,还能通过对外服务,为公司创造利润,甚至能使公司具备代建或品牌、模式输出的能力。这才是未来培育赚钱能力的重点,也是向管理要效益的本义。
第四,产品力和服务力才是根本。在产研、设计、招采、施工、销售、物管等价值链各环节中,相对而言,
但遗憾的是,过去多年,很多企业,特别是企业主要领导,都将主要精力放在了融资、拿地上,而忽视了产品和服务。在这些企业内部,营销部门的话语权也往往是最大的。要提高产品力和服务力,还是要从客研、产研入手。特别是客研,是提供产品力和服务力的首个动作,必须要扎扎实实地做好。
第五,从单体到生态。我们认为,房地产企业未来最核心的赚钱能力集中体现为“资本+内容”,其中价值链及产品、服务都是“内容”。在商业世界的生态系统中,房地产企业积淀了资源整合能力,不能只做独立的单体,还要构建基于自身能力的小生态系统。只有这样,才具备更强的穿越周期的能力。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